董事长诗文选
|
畸形的婚姻
发布时间:2021-11-18 浏览次数:2667
我的老家在邳州西北,是一个很小的地方,虽然距离闻名世界的淮海战役碾庄纪念碑只有四公里,但却非常贫穷落后,只有可以自给自足的手工业,很辛苦的柳编手艺,农闲或者饭后,大人小孩都会钻到特别挖建的土屋里辛苦劳作,或蹲着或低矮的坐着,因为要用手指不断的摆弄柳条,所以村里每个男人的手指都是又短又粗特别有力,也大都形成了箩筐腿。我们编织的都是农活必须的簸箕、箢子之类的东西,能卖一些钱,比那些纯粹靠卖粮食的村子收入相对好一些,所以,村里光棍汉也就不是很多,外村的姑娘都很向往我们村。 当然,也有家庭很殷实却始终找不到媳妇的,要么是男孩特别矮,要么是长得特别丑,或者有残疾。那时候,婚姻和爱情似乎没有关系,至少在我们村是这样。两口子打架摸刀拿棍是家常便饭,有一次,一个二大爷拿着铁锨追赶二大娘,一锨拍到了后背把二大娘打倒了,接着很多人上去拉开了。我就问奶奶,要是拍到头上不是打死了吗?奶奶很无奈的说,真打死了就打死了,有什么办法,两口子打架嘛。还好,虽然动刀拿锨,从来没打死过人。 夫妻为什么这么拼命呢?我问奶奶。奶奶告诉我,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,你太小,不懂,大了,你就懂了。 我确实不懂,但很感谢父母,他们偶尔也吵架,但只是吵,奶奶每次也都是不问原因的批评父亲,父亲很孝顺,奶奶一说他,他就不说话了。奶奶和母亲感情非常好,一辈子都没有红过脸,哪怕一次。 随着年龄大了,我懂了奶奶没去世时说的不懂。 他们的结婚是一种错误,那个二大爷夫妻是转婚的结果。所谓转婚,就是三家都有儿子和女儿,要么是家特别穷,要么是儿子个人条件特别差,甚至瞎子瘸子都有可能,那么,为了儿子能娶上媳妇,只能牺牲女儿,三家就分别取一个姑娘,也就是张家女儿嫁给王家儿子,王家女儿嫁给李家儿子,李家女儿嫁给张家儿子,皆大欢喜,只是苦了女儿。 一般情况下,三家条件都差不多,农村有专业的媒婆,应该是早的婚姻介绍所,这些媒婆收费更高、手段更多,因为对儿媳妇的渴望、对孙子的梦想,这些人愿意倾家荡产给媒婆。 老刘,是我们那一片有名的媒婆,当时50多岁,喜欢抽一根长长的烟袋,每天都瞎转悠,打听谁家有适合婚龄的孩子。我亲眼看到我家后面的一个大爷给他送礼:所有的情况介绍完了,两条丽华香烟也给了,四斤果子也放到了他的小提包里,老刘还是一个劲的啪塔啪塔的抽烟,就是不说行,直到大爷给他拿了200块钱,五块钱一张的,厚厚的一沓子,那时候,我一个月的工资60块。大爷家的大哥三个月后结婚了。 这样的媒婆,当时农村有很多,他们成就了很多家庭,也坑害了很多姑娘,他们促进了社会进步,也赚了很多闷心钱。这种转婚的家庭,后来几乎没有关系好的,女儿觉得哥哥或弟弟欠了她一辈子的情,所以很多事她都认为是应该。哥哥或弟弟认为为了她付出的已经够多了,所以,争吵打闹也就是正常的了。老死不相往来的更多。 好在,这种畸形的婚姻现在基本没有了。但是更落后的地方呢? 上一篇:
一个人开心的5把钥匙
下一篇:
知足、知止、知趣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