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事长诗文选
|
手执烟火以谋生,心怀诗意以谋爱
发布时间:2022-03-22 浏览次数:2641
管理学中有个资源“配置”的概念: 在社会生产中,只有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,才能生产出适用的商品和劳务,获取效益。其实,人生也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。唯有不断调整,兼容不同的成长模式,方能找到人生好的状态。 知乎上曾有人问:“一个人,到底是群居好,还是独处好?”底下有个高赞回答,是朱自清说的一句话:“我爱热闹,也爱冷静;爱群居,也爱独处。” 在书中看过胡适先生的经历。年轻时候,胡适先生是一位不太合群的人。在美国留学期间,他几乎从不应酬,空闲时间就用来看书和写作。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,24岁就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的初试。1917年,胡适回到国内任北大教授,当时社会局势动荡,正处于新旧变革时期。为了报国救民,胡适走出书斋,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。当时北京城里流行一句话——“我的朋友胡适之”,足见他交际广泛。 他先后结识了陈独秀、李大钊等人,一同办报刊编杂志,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。后来又担任北大校长和文化部部长等职位,是妥妥的交际达人。 但骨子里,他仍是一名书生。白天,他不得不去应酬,周转于各色人物之间,长袖善舞。到了晚上,关起门来,他就躲进书房,潜心研究学问,写出了《中国哲学史大纲》等重要作品。 胡适先生的经历,恰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: “独处飞得高,合群走得远。”这也让我想起网上曾经的一个报道,全世界的狼都有一个共同习性:在寒冷的冬天里,它们集合成群,相互协助,共度寒冬;但冬天过后,狼群们就各自散开,自己照顾自己。 人生在世,也是如此,既要敢于和别人打交道,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获得教益。同时也要学会与自我相处,在独处中不断学习,打磨技能,提升学识。活在世上,既要有群居的实力,也要有独处的能力。 董必武曾说过:“人要成功,做到两吃,能吃苦,能吃亏。”生活五味俱全,只有先吃饱了足够多的苦和亏,才能尝到人生终的甘甜。 曾看过《胡雪岩传》,里面里记载了这样两个故事。第一个故事,胡雪岩自幼家境贫困,很小他就出来打工。在钱庄做伙计时,薪水很少,且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。但胡雪岩从未叫苦喊累,他每天鸡一叫就起床,忙碌一整天后,晚上又是后一个睡觉。工作之余,他还常常主动承担打扫、做饭等分外之事。 民间有句老话:怕吃苦,吃一辈子苦;不怕吃苦,吃半辈子苦。那些你吃过的苦,忍过的痛,终将会铸就你向上的路。 胡雪岩的表现,使得钱庄老板很快便注意到了他,对他非常器重。几年后,老板病重,由于没有后嗣,临死前他便将这所钱庄赠与了胡雪岩。于是,胡雪岩得到了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。 第二个故事,发生在胡雪岩接手钱庄后不久。有天,一名布商来找胡雪岩救急,表示愿意低价出售自己的布行。原来该布商在生意上惨败,欠下许多外债。核实情况后,胡雪岩立刻调动现银,以高出两成的价格收购了布行,并对布商说:“我只是代为保管你的布行,等你挺过难关后,随时都可以赎回它。”在他人落难之际,胡雪岩并未落井下石,反而伸出了援手。 这件事过后,胡雪岩厚道仗义的名声也流传开了。 自此,众多商户闻风而来、寻求合作,他的生意也做得更加顺风顺水。有人说,能主动吃亏的人,生活不会让你吃亏。很多时候,不争眼前的蝇头小利,才能换来长久的利益与福报。 胡雪岩这两个故事,让我想起一副对联:“能受苦方为志士,肯吃亏不是痴人。”人生应该学会的两件事,就是吃苦和吃亏。肯吃苦,才能变得坚韧;愿吃亏,才能变得强大。 听过这样一句话:“所谓见过大世面,就是能讲究,也能将就。”人生起起落落,真正成熟的人,既能享受生活的精致,也能承受命运的不顺。 曾看过民国名媛郭婉莹的故事。郭婉莹出身名门,从小衣食无忧,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。她学习过音乐、科学、历史等知识,熟练掌握英文,很早就以不凡的见识,和优雅的举止而闻名。 结婚以后,她一边帮父亲打理生意,一边操持起整个家庭。生活中闲暇之余,她就弹会钢琴,给后院的花花草草浇水施肥,给孩子们念书,讲故事。每一天,都过得情趣盎然,饱满充实。原本以为这样的生活会永远继续下去,然而世事难料。 特殊年代来临后,旦夕之间,她的生活就在变故中被彻底颠覆。除了财产被充公,遭受批斗,她每日还要下田劳作,人生可谓跌到谷底:昔日弹钢琴的手,如今在腥臭的河里挖泥;一个月只有6元伙食费,每天吃8分钱的阳春面;全家挤在7平方米的破屋里,房顶上还在漏水。 可遭遇人生大起大落的骤变,她却从未有过怨言。面对艰苦环境,她也甘之如饴:扫厕所的时候,穿上干净的旗袍;逢年过节给孩子们蒸一个蛋糕;用搪瓷缸子为自己准备简陋的下午茶。当别人都在叫苦连天时,她坦然承受一切苦厄,保持自己的从容。 人生在世,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,谁也不知道命运的风浪何时来袭。顺境时讲究,是一种生活的品味和态度;逆境时将就,是一种人生的气度和胸怀。境随心转,随遇而安。好的人生,既可以高处,也可以低就。 能享受生活的馈赠,也能承受命运的击打,把一切好的坏的,都变成人生路上美的风景。 亦舒说:“我要很多很多的爱,如果没有,我要很多很多的钱。”人一生追求的无非是这两件事:谋生和谋爱。谋生使你活下去,谋爱让你活得好。 曾看过“野生女作家”陈慧的故事。陈慧的前半生,充满了坎坷,小时候她曾被抱养,被千辛万苦找回来后,又不幸患上顽疾,卧床多年。婚后,孩子刚九个月,丈夫便离她而去。 成为单亲妈妈的她,因生活所迫,开始了摆摊生涯。由于手头拮据,她没钱买手推车,只能将儿子的婴儿车改装下凑合用。每天早上她4点起床去进货,回来后连口热饭也来不及吃,就匆匆赶往菜市场。在喧闹的街头,一开始她不好意思吆喝,看到熟人也会躲避。但看到家中的米桶慢慢见底,儿子的生活费也无着落,她再也顾不上别人的眼光,用力叫卖起来。 一晃十多年,靠着卖晾衣架、橡皮筋的零碎收入,陈慧顺利把儿子拉扯大,送进了高中。当生活状况好些后,她偶尔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后来就带了些书过去。 有顾客光临,她就耐心亲切地接待,无人问津时,便在一旁默默看书。晚上回到家里,她开始尝试写点东西。就这样,陈慧一边摆摊谋生,一边看书写作。 谁也没想到,几年后,她还出版了两本畅销书,成为了一名作家。如今,成名后的陈慧,一如既往,白天出摊,晚上写作,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。 很喜欢一句话:如果柴米油盐太辛苦,就加一点热爱和情调,让生活更有动力;如果风花雪月太缥缈,就用踏实的奋斗,让爱永久驻步停留。 谋生,是成年人大的体面,是生命热气腾腾的模样。谋爱,让你收获内心的从容与充实,也使生活更加缤纷多彩。理想的生活,就是一半烟火,一半诗意,在安稳踏实中生气盎然。 “手执烟火以谋生,心怀诗意以谋爱”,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。 上一篇:
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
下一篇:
“沉淀自己”最好的方式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