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事长诗文选
|
八十年代的乡村中学
发布时间:2024-04-21 浏览次数:2545
八十年代初期,我上初一。那时候,吃不饱饭对于很多农村孩子来说还是正常的事,哪怕是黑黑的山芋煎饼,虽然已经包干到户。 那时候,我以为大家都和我过的差不多,也因为成绩相对较好,所以不记得有自卑感。直到有一天,一杜姓同学的妈妈带着他进到了教室里面,当着同学们的面逼着他把锅饼和油条吃了,而那个同学却是一脸愁容,就是不愿意吃。我当时惊呆了:香香的油条、白白的锅饼,多好吃的东西啊,怎么可能不想吃呢?看着同学那个难受劲,我真想走上前去替他吃了。那个同学嘟哝着:天天吃这个,不想吃了。天啊,这么好吃的东西还有吃够的?真是不敢相信。那时候,这两样东西我还没有吃过,当然,在街上,我看别人吃过,也站在油条摊子前看过:两根又细又短的面条,怎么一放到油锅里就突然那么长那么大了呢?有时候听摊主说炸嫩了或炸老了,那老和嫩分别是怎样的美味呢?在我眼里,只有香味。那个同学的父亲是村里的支部书记,那时候我才明白,原来村干部的生活比我们好这么多。从那以后,我有了自卑感,也知道了村书记原来是很大的官。 那时候一周还是上六天学,一般情况下,住校的同学要么周三回家去拿下半周的煎饼,要么家里人会给送过来,但是不管回去还是送来,一律都是步行,自行车在一般家庭里是很奢侈的,大多家庭都没有。周三下午放学的时候,有人告诉杨姓同学他妹妹给他送饭来了,我和他同桌,就和他一起去帮他拿饭,他妹妹先是把煎饼给他,煎饼是用一块白布包着的,他把原来他背煎饼的白布交给妹妹,说是白布,其实是块很灰的灰布,妹妹又给他一瓶咸菜,这时候,他妹妹又小心的从口袋里掏出一角钱交给他,然后说了一些家里的话,说的什么我都记不清了,但是我看到只给了一角钱确实有点太少了,已经是84年,一般的同学生活费是每周一元钱了。也许是我的眼神、也许是我的表情伤害了他,他突然像野马一样在校园里跑起来,身上,背着他妹妹刚刚给他带来的煎饼和咸菜……从那以后,我这个走读生偶尔会给他带一些炒好的萝卜或白菜。我知道了居然有比我还穷的同学。 这事过去了40多年,油条我现在也是不大吃了,但是每周我还会吃一次,用煎饼卷着或者是用馒头夹着再就点盐豆子,真的很好吃。当年那个在校园里狂奔的少年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,在南方一个城市过着他富足的生活,他应该能记着那个狂奔的下午、风尘仆仆的妹妹。那个不愿意吃油条的官二代如今还是做官,接他父亲的班做了村里的书记,后来,我发现,我们那穷地方,很多村书记都是老书记的儿子,原来,这个东西也是可以世袭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