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事长诗文选
|
苏东坡和读书
发布时间:2022-05-06 浏览次数:2691
读完《苏东坡传》的时候正好夜幕降临,我站在窗前,看着黑洞洞的天空,我努力的想找到一点星光,我相信;这个从天上下凡的星宿,一定又回到了天上。若有若无的点点繁星,哪一颗是您呢? 传说,苏东坡降生的时候,他家乡那座秀丽的彭老山忽然变得荒凉贫瘠,百花不开、草木枯萎、鸟飞兽走。苏东坡去世后第二年,贫瘠了66年的彭老山又变得郁郁葱葱、百花齐放、百鸟争鸣。原来,他吸收了天地灵气、日月精华啊。 感谢林语堂先生,他没有渲染苏东坡的去世,他用了省了不能再省的笔墨,前后不过几百字。我想,林先生是懂读者的,他把悲伤收了起来。 一代文豪,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近10000首作品,注释了《易经》和《论语》。论语,我们还能弄个一二,易经,对普通人来说,可就是天书了。 苏东坡性格上是感性的,政治上是幼稚的,当然,文学和书法就不用说了。他的哪一首不管是诗还是词不是经典?他的《寒食贴》在我国书法上的地位就更不用说了吧。 苏东坡喜欢搞建设,我们徐州的黄楼和抗洪的东南长堤就是他向皇上打报告要来的款子。他利用当时的皇太后对他的信任,为他当政的地方做了很多建设,如果生在现代,苏东坡一定是一个不得了的建设市长,从这一点上说,他生错了年代。 苏东坡一生朋友很多,上至王孙大臣、下到贩卒走夫,当然流传多的是他在杭州时和佛印的故事,两人经常一起喝酒、吃肉,斗智斗勇。有一天,苏东坡和大和尚聊天,说发现很多古诗词中僧都和和鸟关联,古代,鸟,指的就是男人的小弟弟。如,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,再如,疑是啄木鸟,原来月下僧------都是一僧一鸟啊。佛印说,是啊,就像我们现在啊----- 苏东坡被贬谪海南时,一个邻居大嫂和他开玩笑:苏翰林啊,你现在是个农民了,是不是感觉一切都是一场春梦啊?苏东坡就叫人家春梦嫂。多想得开。 苏东坡一生重情,特别疼爱他弟弟苏辙,总是想办法和弟弟一家团聚,苏辙调任济南,苏东坡放弃了杭州的优越生活,要求调任密州,杭州和密州,正是天壤之别,并且和弟弟还是相隔几百里,无法团聚。失望之余,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,不停的给皇上上书。老夫聊发少年狂、明月几时有等诗词也是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出来了。 苏东坡的诗词中用典特别多,这也养活了很多研究苏东坡的人。到目前为止,没人说得清他的用典,估计现在的baidu也不一定能完全解释清。他一生读的书太多了,殿试时文章里的用典,当朝宰相也弄不懂,私下里专门问他。 苏东坡读书,说熟读、细读都不能准确的描述,比如汉书,不管你随便提一个字、二个字还是三个字,他都可以顺着这个字背诵下去。他告诉苏辙的女婿,读书,就要读到这个境界,他读所有的书都是这个水平。 在做宰相时起草了800多条圣旨,每一篇都妥帖工巧,清新有趣。他的继任者姓洪的自负不比苏东坡差,有一天他问伺候过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,老仆说,苏先生的文章不见得比大人的美,但苏翰林从来不去翻书。 在我的眼里,天下没有不好的人。章惇害得他差点魂断海南,但是他对章惇的儿子章援却公平公正。这句话苏东坡对很多人说过,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。但是他的弟弟子由却很不认同他这句话,我也一直对这句话很不解,失眠的一个夜里,我突然明白:原来我们读书的终极目的,是让我们更善良。 苏东坡逝世于一一0一年七月二十八日! 上一篇:
人生最好的状态:素净
下一篇:
改变自己
|